0%
有书 | 不要让畸形审美,毁掉你的孩子……
时间:2020-06-12
摄影,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人说是器械、构图、光影等,
 
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审美!
 
审美,就是欣赏、品味或
 
领会事物及艺术品的美!
 
但“审美”又不仅仅局限于此!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爸爸妈妈带的孩子和爷爷奶奶带的孩子有些区别?下图就是鲜明的对比如果妈妈爱美,穿衣服讲究搭配,材质、颜色、款式要统一,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影响,长大后一般也会避开一些“雷人”的打扮,而爷爷奶奶辈的人则往往更在意保暖,对“美”的意识较为薄弱。
 


前些日子,有网友发帖称,上海市静安区常德路的店铺招牌整体被换成了黑底白字,整齐划一的店面风格没有引来好感,而是收获一众吐槽:“墓地风格”。这就是“审美”能力局限设计风格的典型例子。
 

 
当下追求“网红脸”的时代,许多爱美的人将自己打造成了高鼻梁、大眼睛、瓜子脸的“完美”形象,但是当这些清一色的“美女”站在一起却毫无美感可言,网友直呼“认不出来”!这一场“选美比赛”的意义是什么呢?或许就是为新的连连看游戏提供了素材吧!
 

 
我们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对于“审美”,许多人却只是游离在门槛,迟迟未踏入其中。
 
然而,没有蛇精脸,没有大长腿的李子柒却凭借自己朴实善良的作风以及美轮美奂的“艺术作品”牢牢抓住世人眼球,更被誉为“东方美食生活家”。这样的“审美”,不仅仅获得了中国人的认可,在全球也拥有超过3000万的粉丝。
 

 
有人说,未来是一个创造力与艺术能力当道的世界,从小缺乏审美的眼光,孩子将无法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培养艺术气息,学习审美内涵,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一套艺术著作《图解青少年艺术史》。
 
它将全世界最优秀的艺术家、画家、雕刻家罗列其中,成系列地编成史册,是一套见证世界艺术发展的大书!一起来看看吧!
 

 
汇集100多位艺术大师,260多幅珍品,30多种艺术流派,为孩子打开艺术殿堂的玄妙之门!
 

 
这一套书是专为青少年打造的,亲近艺术大师、了解艺术流派,重温经典作品,提高艺术鉴赏力,有它就够了!
 

 
14世纪的文艺复兴、19世纪70年代的印象派大作、20世纪初的野兽派、20世纪末的抽象主义都有什么特点以及代表人物呢?
 

 

让我们从书中获取更多关于“美”的学问!

—大师面对面—

 

 

 

 

 

 

大师原作,直面经典。百名艺术大师,260多幅油画、水彩、雕塑等名作,零距离感受拉斐尔、达芬奇、毕加索……以及他们的传世之作!

 

—通史类编排—

 

 

 

 

 

 

帮助孩子梳理14世纪到20世纪的艺术简史,按照时间顺序,以通史的角度呈现艺术的演变。

 

—跨越多流派—

 

 

 

 

 

 

涵盖从文艺复兴到现当代艺术名作,涉及巴洛克、现实主义等多个风格流派。

 

纸上博物馆—

 

 

 

 

 

 

画质清晰细腻,百分百还原原作,让孩子获得美的视觉享受。

 

 

和米开朗基罗一起打开文艺复兴的大门

 

14世纪,“文艺复兴”这场思想文化的大变革拉开了序幕。艺术家们为了更好地迈向未来而回溯过去,重新关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恢弘成就。那时,米开朗基罗生活在文艺复兴的中心意大利,是一名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被视为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大师之一。

 

与雷诺阿相伴穿越印象派的光影世界

 

19世纪70年代,印象派在法国兴起。艺术家们走向户外,捕捉周围的光线和氛围,揣摩光与色的变化,以瞬间的印象作画,描绘真实的世界。雷诺阿是最受欢迎的印象派画家,他倾向于用明亮的色调描绘赏心悦目的主题!

 

 

 

跟随毕加索踏入现代艺术的殿堂

 

20世纪初,艺术潮流开始发生巨大变化。艺术家们摒弃作品应该反应真实世界的“旧观念”,开始使用色彩和形状表达情感和内心想法,野兽派、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相继出现。毕加索作为现代艺术的创始人,不断改变自己的艺术风格,最终成为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

 

 

 

追从沃霍尔跨进当代艺术的门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艺术的中心从欧洲转移,美国成为新的经济与艺术中心。20世纪后期,许多艺术思潮,都在美国蓬勃发展起来,沃霍尔透过丝网印刷手法,不断重复影像,将人物化为视觉商品,成为当代艺术界大红大紫的明星式艺术家。

 

孩子的教育,除了语数外这些日常必学的科目外,不要忘了对孩子艺术的培养哦!

 

 

——END——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