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从孩子会说话开始,就喜欢问家长“为什么”?许多家长对此感到很头疼!在厨房忙的不可开交,孩子跑进来问家长为什么不陪他一起玩游戏?家长耐着脾气说:“因为我要煮饭,煮饭给你们吃!”这时候孩子可能还会反问一句:“为什么要吃饭?不吃饭不行吗?”看着锅里烧糊的菜,孩子的“为什么”仍然没有要停的打算,家长应该这么做呢?
不管孩子是对事情怀着好奇的心,还是为了给自己的“偷懒”争取机会,问出了一个个为什么,我们都鼓励家长最好能够耐着性子来解答,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可以鼓励他们多问“为什么”!对于孩子的“为什么”,家长还可以学习这些答案,给孩子一个漂亮的回复!
首先,如果孩子出于好奇,问家长“为什么”,比如,孩子问为什么小鸟会飞、蝴蝶会飞,我却不能飞呢?家长直接给孩子答案就错过了一个让孩子思考的机会。而这时,你可以引导孩子去寻找答案,让孩子想一想我们人类和会飞的鸟类、昆虫有什么大的区别吗?孩子或许会回答一个大一个小、一个有翅膀一个没有翅膀……接着,家长可以凭借自己了解到的知识为孩子解开疑惑,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书籍或从网上检索答案。那么,如果我们也想飞可以怎么做呢?热气球?飞机?陪孩子亲自体验或者亲身示范,会让孩子对这件事有着更深刻的印象,也会在童年的记忆里留下和父母一起动手研究的美好回忆。
其次,如果孩子因为想要“偷懒”,问出了“为什么”,家长在这时候最好能够理性、客观地回答他,平复他焦躁的小情绪,也让他明白其中的原因。比如,孩子在面对成堆的作业时,十分疲惫地问“为什么我们要读书写作业呢?”家长可以静下心来为孩子分析读书和不读书的区别,也可以分享一些想读书却因为一些原因辍学的人他们现在的生活,还可以给孩子讲一些爱学习的人他们的故事,缓冲孩子的压力,也激扬他们的斗志。
最后,家长们需要知道,孩子所有的“为什么”,都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好机会。当他的“为什么”越多,家长给予了越多的帮助让他认知更全,就越能打造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家长还可以趁机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多做一些介绍,让他有更全面的认识,同时,孩子在掌握了一些同龄人不知道的“冷知识”和“小秘密”之后,会对探索和学习知识更加感兴趣,也会想要知道更多的知识,形成了正向反馈。
所以,下次孩子问你“为什么”时,面带微笑和他一起打开知识的大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