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拾影 ‖ 孩子,我要送你双「小鞋子」
时间:2020-10-19

本周为大家推荐的一部电影是「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 」

该片讲述的是小男孩阿里在买菜的时候,把妹妹拿去修的鞋子弄丢了。

由于家境贫寒,爸爸没有钱给妹妹买一双新的鞋子,兄妹俩也不敢告诉爸爸。

 

阿里恳求妹妹与他达成协议:每天妹妹上学时穿他的鞋子,然后放学后再换给他去上学,两人合穿一双鞋导致阿里上课经常迟到被老师批评。

 

阿里的梦想就是给妹妹买一双新的鞋子。

 

阿里知道了运动会第三名的奖品是一双运动鞋,但报名时间已经结束了,阿里求体育老师让他参加,最后他用实力赢得了参赛的资格。

 

 

 

在比赛时阿里努力地跑着,跌倒了爬起来接着跑,他想要成为第三名,想要那双鞋子。

 

比赛结束后他问老师,我是第三名吗?老师告诉他,为什么是第三名,你是第一名啊。

 

 一直在凝视着领奖台上漂亮的运动鞋,阿里哭了出来。

 

 

 

回到家中,看到阿里空手而归,欲言又止,妹妹知道了......难过地走开了,阿里脱下了自己的鞋子--鞋底已经彻底地磨烂了,阿里把长满水疱的脚泡在院内的池中,一群鱼向他游来,双脚的疼痛,也许只有阿里自己懂......

 

 

他知道妹妹多么渴望能拥有一双漂亮的小鞋子,或者只是一双普通的鞋子也行。

 

他们也知道,爸爸到了月底才会有钱,妈妈生病不能工作,所以,他们不能提出这个要求,只能藏在心里默默渴望着。

 

而此时爸爸已经买了菜,并且带着给阿里和妹妹的新鞋子,在回家的路上了。

 

 

 他们是善良、温暖的 

在学校里,妹妹发现自己的鞋子穿在了一个女孩脚上,便跟踪她并叫哥哥一起到了门口。

 

可是当妹妹发现那个小女孩的父亲是个盲人的时候,没有一句话,她便与哥哥一起离开了。

 
 

他们是懂事、乖巧的

他们知道自己的家庭困难,知道父亲的不容易,他们选择理解自己的父亲,接受贫穷的现状,明白自己喜欢和需要的东西是可以靠努力去争取的,力所能及的帮忙做家务。

 

很多人看完电影说:真的没有办法去理解他们的贫穷,真的连一双鞋都买不起?为了一双鞋至于这样吗?

 

我们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没有经历过贫穷,所以无法感同身受!

 

这部电影想告诉我们的并不是贫富差距或者阶级矛盾。

 

因为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家庭和环境。

 

想告诉我们的是: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家庭,并学会与自己和解。

 

孩子的懂事与家庭是否贫穷是没有关系,有关系是家长的教育方式。

 

 

想起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扎心新闻:

 

宁波一位14岁男孩,跟妈妈一起去书城,大概自己的要求妈妈没满足,大哭大闹半个多小时,用嘴使劲咬住妈妈的手腕不松口,年轻的妈妈手腕流着血,还不忘把衣服垫在孩子的身体底下,怕孩子着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孩子?

 

因为有溺爱他们的父母,在他们要什么,便会给他们什么,孩子已经习惯了被满足,他们无法接受被拒绝。 

 

 

“每个婴儿都渴望活在这样的世界里,他一动念头,世界就会跟着自己的念头运转。而一旦和自己的想法互相违背,就会有自恋性暴怒产生。”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

 

物质上,父母尽量满足孩子,但不是无限制,从小要教育孩子,没有什么事情是理所应当的,让孩子明白父母能力有限,想要什么,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

 

 

“孩子不懂得珍惜,因为他已经变成笼子的小鸟,天天等你喂。他无法独立,觉得你是欠他的,你到时候就该喂他。” 

 

——作家刘墉

 

万事百因必有果,一个蛮狠不讲理的孩子,面前一定是一个对他百般讨好,百依百顺的父母。

 

这不是爱,而是害,会让孩子变得不幸,而父母也必将为这个不幸去买很多的单,甚至搭上自己的一生。

 

有人说过:人心不足蛇吞象,孩子的需求和欲望都是被父母的无底线“喂”大的,纵然是世界首富,可能也是无法满足孩子的全部需求,何况我们都只是平凡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一味地满足孩子,顺从他们,只会让孩子这种自恋型暴怒越发严重,想要什么不能如愿,便会暴怒。 

 

 

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而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当孩子只会一味的索取时,那么陪他一起看场《小鞋子》吧!让孩子明白自己有现在的生活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当孩子想要名牌鞋子的时候,可以告诉孩子,在很多地方,有多少孩子连鞋子都穿不起。

 

 

孩子请记得你现在拥有好的物质生活,是爸爸妈妈辛苦赚来的,这些财富是爸爸妈妈的,你如果也想过上好的生活,需要好好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赚取。

 

—END—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