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晚听】孩子需要的是认同感。
时间:2021-09-13

点击孩子需要的是认同感。即可收听音频

许多家长会问:孩子明明已经过了自我发展期、叛逆期,但还是有很多的不良行为,会是什么原因呢?其实,排除了几个特殊发展期外,孩子依然还是时常让你沮丧、厌烦、生气、总是做着循环往复的不良行为,并且无论你怎么做都无法改善时,或许你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当孩子做错了一件事,家长经常会说:“孩子那么小?能有什么坏心思?”当然,他不会有什么坏心思,因为他在这个时候还没有产生完整的是非对错观,哪怕做了坏事自己也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力!他们有什么目的呢?很简单,求存!他们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茁壮成长”,在此期间他们需要自我学习,更需要被赋予“归属感”与“价值感”。

 

在我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例子:朋友的孩子已经三年级了,但是在生活中却保留着幼儿园孩子的行为习惯,在与自己弟弟妹妹玩耍时所表现出状态更像是在几个年龄段反复跳跃!时而成熟稳重,时而俏皮活泼,时而抑郁低沉。我仔细观察后发现,原来,每当有一名低龄的孩子在我们面前获得关注时,她紧接着就会开始效仿他的行为,哪怕这不应该是这个年纪的孩子该做的事。

 

我们都知道,孩子总是十分渴望得到大人的认可与关注,以此产生归属感与价值感,这也是低龄孩子的首要“目的”。德雷克斯说过:“孩子们的察觉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却很差。”当孩子对象达到的“目的”与“方法”还没有清晰认识的时候,他们时常会使用错误的方式以完成自己想要的。而不被理解的做法换来的是更加笨拙的行为,最后让家长更加的讨厌,大人们总是会更加关注孩子的不良行为,但又不愿细想背后的含义与孩子所想表达的信息,至此孩子奇怪的行为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那么,如何让孩子产生归属感与自我价值感呢?我的建议是:了解每个年龄段孩子能做的事情然后放手,或者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寻求他们的帮忙。例如:通过让上述的孩子帮助爷爷奶奶洗碗、打扫卫生,给爷爷奶奶捶捶背,甚至是在客人来的时候给客人泡茶,让她在家庭生活中拥有更多的参与度以此来提高她的家庭归属感与个人价值感。

 

如果家有二宝,可以尝试的让大宝帮忙扔脏尿布,帮忙一起打理二宝适当的起居生活。大宝一定会有一些行为会伤害到或者让二宝哭闹的行为,这时候不要打骂,告诉孩子做错并不可怕,犯完错之后应该怎么做。

 

只要你开始尝试的将孩子一个个不可理喻的行为后,就能更好地知道对待孩子的这种行为应该怎么做,从茫然失措到轻车熟路是一个慢慢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种为人父母的乐趣。

 

 

图片
图片

 

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

 

 

图片来源:摄图网

图片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