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听】孩子只对感兴趣的事情坐得住,怎么办?(上)

很多家长会好奇,孩子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自己喜欢的东西能够玩很久,沉浸在其中,而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玩一会就走开了。这是正常的吗?会不会对孩子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影响呢?
其实在孩子小时候,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也正因为如此,才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存在。但是我们都清楚,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让孩子感兴趣,而有一些重要的事情,却恰巧是需要枯燥的探索和钻研的,比如学习、科研等方面,都会伴随着枯燥的过程。这里涉及到心理学上的一个知识点,我们常说的注意力有两种,一种是无意注意,一种是有意注意。
孩子在3岁前,主要以无意注意为主,这个阶段孩子对周围环境是充满好奇的,会不断地探索周围的环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听到一些声响会很容易被吸引,注意力被转移。所以才说3岁之前的孩子存在这个现象是正常的。而孩子到了3岁的时候,有意注意就会开始发展并慢慢占据主导。
有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有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也是自控能力的一种表现,专注于眼前的事物,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完成当下的事物的能力。有意注意是在无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于学习和工作来说,有意注意发展好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拥有一个较高的效率。这也是我们最想培养孩子的,不是说有兴趣才去做、才能做得好,而是我想做,就能够坚持地做,就能够高效率地完成。
所以3岁之后,孩子的有意注意开始发展,并慢慢占据主导之后,如果还出现只对感兴趣的事情才能坐得住,对没兴趣的事情坐不住这种情况的话,家长们就要加以重视了。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可能会严重影响孩子将来的学习和生活。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呢?下期晚听,我们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