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孩子犯错,这样做比惩罚管用
时间:2016-04-18

再懂事的孩子也会犯错,也会做一些大人三令五申禁止的事情。

 

说谎,欺负其他孩子,对他人暴力相向,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假装生病,破坏公物,去不该去的地方……是孩子,都会犯这些错误。

 

每个国家的大人都会惩罚犯了错的孩子。此举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我做错了”,并提醒孩子要是再犯,会有同样的痛苦(或是更严重的后果)等待着他。大人们觉得,如此一来,孩子就不会再犯。

 

然而,惩罚孩子绝非上策。家长与老师们肯定碰到过无论惩罚多少次都学不乖的孩子吧?

 

 

 
 
 
 
 
 
教导孩子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要是孩子犯了错或坏了规矩怎么办?

 

请大家仔细斟酌一下,怎么做才是明智之举。惩罚不一定管用,一不小心还会弄巧成拙。请大家牢记,惩罚并不是唯一的选项。

 

此文将为大家介绍一种新方法。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把自己弄坏的东西修好。只要照下列步骤,循序渐进,就能解决好“孩子犯错之后该怎么处理”问题的步骤。 

 

步骤1:告诉孩子他做了什么
 
 

 

和孩子说话时,大人一定要保持冷静。先听孩子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问一问他的初衷。也许孩子的用意是好的,只是用错了方法。比如“我之所以偷拿爸爸妈妈的钱,是为了给奶奶买生日礼物”“我之所以打小朋友,是因为他在打其他小朋友,我想阻止他”等等。

 

虽然孩子有正当的理由,但这无法改变他们“犯错”的事实。我们需要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但也不用去认可他们的行为。不过当孩子意识到大人理解了他们的用意,他们就会更愿意说出实情。

 

步骤2:让他看清自己给别人添了什么麻烦
 
 

 

见孩子犯了错误,坏了规矩,大人总忍不住去问“你干嘛要这样?”“你为什么要把花踩烂?”“你为什么要说那种脏话?”……等待着孩子的是“十万个为什么”。

 

孩子其实不明白自己做的事情哪里错了。所以在孩子心目中,大人的“为什么”就是对他的斥责。

 

我们要少问“为什么”,而要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给别人添了什么麻烦。让孩子反省错误、承担责任的第一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步骤3:帮助孩子思考“该怎么道歉”
 
 

 

孩子一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给他人造成了困扰,就会萌生出“道歉”的念头。如果孩子还想继续和被他伤害的人做朋友,那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孩子明确表示我想道歉,那就帮他一起思考下道歉的时间和方式吧。对年龄较小的孩子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意识到“对不起”这三个字的分量。

 

这一环节的关键并不是“道歉”这件事本身,而是帮助孩子,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语与方式道歉的“过程”。大人千万不能强迫、命令孩子去道歉。心不甘情不愿的道歉起不了任何作用。这种行为无法加深孩子的理解,也无法改善孩子和他伤害过的人的关系。

 

步骤4 :帮助孩子思考“该怎么弥补”
 
 

 

诚意不是万能的。只有道歉,也许无法抚平对方的心情,也无法将坏了的东西修好,所以我们必须要让孩子想办法去弥补他的过失。

 

要是孩子弄坏了别人的东西,或是偷了别人的东西,我们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买个新的赔给人家。不过,要是孩子能用实际行动弥补自己的过失,能收获更显著的效果,因为用行动做出补偿不仅能表现出孩子心中的歉意,也能让对方明明白白看在眼里。

 

另外,赎罪的方式并不是孩子一个人说了算,最好和受到伤害的那一方商量一下,选择最妥当的方法。

 

步骤5 :让孩子保证永不再犯
 
 

 

“我以后不会再这样了。”孩子答应起来总是特别快。但你要是碰到了一个屡教不改的孩子,这句话的可信度就得打个折扣了。

 

要如何保证孩子永不再犯呢?我们可以和孩子谈一谈,归纳双方的意见。也可以咨询一下孩子“你希望家长怎样帮助你”。

 

为了让孩子的承诺更有分量,我们必须让孩子参与到讨论的过程中,让孩子自己思考“该如何信守承诺”。

 

步骤6: 给孩子做贡献的机会
 
 

 

我们要拓宽孩子的视野,要告诉孩子:“你犯的错,别人也会犯。”让他思考一下该如何帮助那些即将犯错,或是已经犯了错的小伙伴。如此一来,孩子对问题的认识就会更深刻,也会对自己今后的言行举止更有责任感。

 

有些孩子会主动提出:“我们要防止其他小朋友也犯了这个错误。”遇到这个情况,大人一定要表现出兴趣,帮孩子把“金点子”转化成具体的方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